据贵州省纪委监委8月25日消息,经贵州省委批准,贵州省纪委监委对贵州省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原委员(原遵义医学院党委书记)石京山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**调查。
经查,石京山丧失理想信念,背离初心使命,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;违背组织原则,在干部工作调整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;廉洁底线失守,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,搞权色交易,退休后收受礼品;违反国家法律法规;将公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,大搞权钱交易,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药品销售、工程项目承接等方面谋取利益,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。
公开信息显示,石京山,男,1959年生,中国共产党党员,博士,二级教授,硕导,兼职博导,原遵义医学院院长、党委书记,还曾担任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委员,遵义医科大学药学学科首席科学家,中国药理学会副理事长。
石京山是一位学者型领导,本硕均毕业于遵义医科大学,1996年在复旦大学(原上海医科大学)博士毕业,获博士学位,此后他还曾到瑞典研究神经生物与神经药理学。
公开的资料显示,截至10年,他已培养出博士研究生5名,硕士研究生35名,在读博士1人,在读硕士12人。
石京山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“973”前期专项课题、贵州省科技厅重大专项等省部级以上课题20余项,主编、参编教材9部,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,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,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,二等奖3项、三等奖4项。近年来,发表国内外论著200余篇,其中SCI收录60余篇。迄今已培养博士9名,硕士76人。在国内外药理学界有较高学术地位。
石京山2005年开始担任遵义医科大学的校长,任期长达9年,2014年才卸任校长。卸任后,他又出任了遵义医学院的书记,直到2018年8月才结束任期,到现在落马之时,他已66岁,卸任书记的岗位也有7年。
遵义医科大学前身为大连医学院,创建于1947年,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医学本科院校。1969年为支援“三线”建设,整体南迁贵州省遵义市并更名为遵义医学院。2018年更名为遵义医科大学,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、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、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、国家首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。
具体信息以企业声明为准,本文仅供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