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大药企为何纷纷落户这座小城市?
发布时间:2025-09-11 来源: 医药之梯 浏览量:21
今年5月27日,百济神州宣布其英文名称由原来的BeiGene更换为BeOne Medicines Ltd.(简称BeOne),同时将总部迁到瑞士巴塞尔。巴塞尔尽管是仅次苏黎世和日内瓦的瑞士第三城市,但其市域面积仅23.91平方公里,人口不足 60 万。在这样不算大的人口规模中,巴塞尔的生命科学领域从业者集中度极高,据估算,该城市从事生命健康领域的工作人口大概有33000 人。除了百济神州,已有超过 800 家生命科学公司入驻巴塞尔的生命科学超级集群,其中包括罗氏(Roche)、诺华(Novartis)和强生(Johnson & Johnson)。勃林格殷格翰(Boehringer Ingelheim)旗下的 NBE Therapeutics 也于今年 3 月在巴塞尔开设了新的ADC药物研发机构。近年来,包括再生元(Regeneron)、莫德纳(Moderna)和天鹰治疗(Skyhawk Therapeutics)在内的其他公司也在巴塞尔设立了机构。百济神州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吴晓滨提到:“生物制药行业讲究创新,创新需要人才。这就是我们决定在巴塞尔设立欧洲总部的原因。”巴塞尔的人才储备十分深厚。一方面,该城市在制药行业拥有深厚底蕴;另一方面,巴塞尔地处多国交界,郊区横跨瑞士、德国与法国,这一地理优势让各大企业得以从周边国家招募人才。在政府科研资金大幅削减后,欧洲其他多数地区纷纷推出新的经济激励政策以吸引美国科学家,而巴塞尔长期以来无需借助任何此类计划,就能持续吸引人才与企业入驻。
“瑞士向来不倾向于依赖单一的激励手段,” 巴塞尔商业与创新中心首席执行官Christof Klöpper表示,“如果仅仅靠给钱,然后指望有人来,通常这不是长久之计。我认为,吸引科学家的关键在于优质的科研环境 —— 而我们恰好拥有这样的环境;同时,还要靠优良的生活与工作氛围。”
Klöpper提到,作为非欧盟成员国的瑞士,在政治层面 “几乎是个‘乏味’的国家”。但这种稳定性极具吸引力,尤其是在其他国家面临大量经济波动与监管变革的背景下。
“我们这里能保持稳定,为众多企业提供一个安稳的‘避风港’,” 他指出,“如今企业对这一点的重视程度非常高。”
此外,巴塞尔还极度重视科学研究本身。“这座城市简直是‘科研迷’的聚集地,完全以科学为核心,” 他说道,“我从未见过哪个城市如此依托科学发展。在瑞士,人们对严谨优质的科学研究充满信任,而巴塞尔在这方面尤为突出。”
文章参考:pharmavoic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