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物制药行业正经历一段艰难的收缩期。临床挫折、研发管线调整、经济逆风以及资金限制迫使公司做出艰难的人事决策。尽管这些决策往往具有战略合理性,但对员工的影响却是重大且持久的。
对于留在领导岗位上的来说,真正的挑战在裁员之后才开始。团队如今更加精简,而团队的心理状态往往十分脆弱。此刻,你的员工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任务管理者,更是一位真正的领导者。
这并非正常情况下的领导力发挥,而是压力之下的领导力展现。在这样的时刻,对于致力于重建信任和留住人才的生物制药行业领导者而言,有五项要务应运而生。
情绪共鸣
裁员不仅仅改变了员工数量,更改变了员工本身。那些留下来的人常常会陷入“幸存者内疚”,这种情绪中混杂着感激、焦虑和道德上的不安。如果这些情绪不被说出来,就会悄然侵蚀信任、动力,并最终影响员工留存。
优秀的领导者会直面当下的处境,承认情况的复杂性,并为对话创造空间。有些领导者会在全体大会上这样做,有些则在团队会议中,还有些更倾向于一对一交流或非正式的慰问。这些并非只是感性的举动,而是建立信任的干预措施。
领导者最可信的话或许是:“这一切都很艰难。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同事,还有团队身份的一部分。感到矛盾是正常的。让我们一起度过这个阶段,一起找到前进的道路……”
在裁员后取得佳绩的领导者,都会公开、富有同理心且频繁地认可这种情绪上的影响。
明确愿景、优先事项和目标
重组之后,战略格局几乎必然会发生变化。但很多时候,员工会对新的方向一头雾水。没有清晰的方向,团队就会依赖过时的目标,或者试图包揽所有事情,这可能会造成混乱、倦怠和不协调。
作为领导者,你的工作就是让公司的愿景、优先事项和目标变得清晰。为团队解答以下问题会有所帮助:
清晰的方向并非通过一次会议就能确立,而是需要持续的努力。不断重复你的优先事项,直到你自己都听腻了,这时你的团队才可能开始真正理解并内化这些内容。
避免让员工负担过重
裁员最常见且危险的后果是,留下来的员工会不堪重负。他们往往要接手前同事的工作,而预期、时间安排或支持却没有相应调整。这会悄然加重员工的负担,直接导致他们倦怠。这是我在当前环境下从候选人那里听到的最主要的痛点。很多人现在感觉自己做着两份工作,却只拿一份薪水。
那么领导者应该怎么做呢?不要只是简单地重新分配工作,而要花时间与团队共同设定切实可行的职责。可以试着问员工这些问题:
重新定义成功并不意味着降低标准,而是设定符合新现实的、可实现的、重点突出的目标。就像你的团队将要承担更多工作一样,作为领导者,你也需要提供更多支持,帮助他们应对增加的工作量。
做员工的“盾牌”
在裁员之后,不确定性,有时甚至是混乱,会趁虚而入。所以,如果你是一位非高管层的管理者,要为你的团队承受这些动荡。通过阻挡不必要的紧急任务、巧妙地拒绝不切实际的要求,帮助他们保持专注。
既然你的团队现在工作量增加了,他们需要一位能守护他们时间的领导者,让他们能专注于日益增长的需求。最优秀的领导者不会把压力传递给下属,他们会自己承受冲击,让团队免受影响。做好“盾牌” 吧。
文化重建
裁员影响的不仅仅是组织结构图,还有文化。员工对公司和或高层管理层的信任常常会被动摇。随着同事的离开,团队的集体认同感也会变得不稳定。文化不会自行重建,需要领导层去重新确立。
怎么做呢?首先要提醒你的团队,他们的工作为何重要。重新阐明员工的价值观。庆祝成功,认可贡献,分享轻松的时刻。这些小举动,只要不断重复,就能在裁员后重建团队文化。
作为领导者,你可能需要承认,裁员后形成的文化很可能与以前不同。但好处是,当前的团队可以帮助创造一种新的文化。你的工作就是确保这种新文化强大、真诚,并植根于共同的目标。
艰难时期正是领导力最不可或缺的时候。在道路最为模糊不清之时,真正的领导者会脱颖而出。你的团队不仅仅需要一个能维持日常运转的管理者,他们需要一位能重建信任、明确目标并重塑文化的领导者。这并非易事,它需要有同理心而不被动,有力量而不僵化,在不确定性面前有愿景。
以上五项要务—— 认可情绪、明确优先事项、避免工作过载、为团队遮风挡雨以及重建文化 —— 不仅仅是策略,更是裁员后领导团队的蓝图,能帮助你重建信任、留住人才。
而在人才留存与发展的长期道路上,医药之梯人才网始终是生物制药行业的坚实伙伴。作为专注于医药领域的专业招聘平台,我们深耕行业多年,不仅能为企业精准匹配兼具专业素养与适配度的人才,助力团队在调整后快速补齐战力;更能为从业者提供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与优质机会,让人才与企业在相互成就中实现可持续发展。无论是经历变革期的团队重建,还是常态化的人才储备,医药之梯都能以专业服务搭建起高效桥梁,与行业共同穿越周期,迈向稳健未来。